我在地圖APP找餐廳的時候,看下面的星等&評價,如果看到「服務不親切」,在我心裡反而是加分。
為什麼呢?得先從排骨湯說起。
我家附近有一間我很愛的排骨湯店,我從他9000塊(約台幣240)吃到現在13,000(約台幣350),看著它一路漲價,但味道始終好吃,小菜總是豐盛,我照去。
有次心血來潮,打開地圖APP看它評價,竟然只有2點多分(滿分5分),還有評價說它味道普通又很不親切。
老實說,他們態度的確總是不溫不冷。但我覺得很好吃,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排骨湯。
後來我又去過幾間餐廳,都是評價寫著不親切,但我實際吃了之後,覺得味道很好的。
以前我的某份工作,是要審核使用者的評價。那時就有發現,人有怨氣,會特別想上網抒發。所以十個滿意的人裡面,可能只有一個會寫下稱讚;但十個不滿意的人裡,可能有四、五位會大寫特寫。
我覺得在小小的餐廳,挑剔服務人員,也不是什麼高尚的行為(如果是昂貴的米奇林三星,那審視標準自然可以提高)。
加上小餐廳裡,常常一人身兼多職。忙起來,很難面面俱到。幾百塊的餐點,身為客人的我,只想吃點好吃的。
前幾天外出辦事,打開手機找餐廳。看到一間越南河粉,近期拿了好幾個低分,有個評價還寫著︰「服務很差,找韓國人當服務生比較好吧。」立刻就決定過去吃。
點了一碗河粉,和好久沒喝的越南冰咖啡。笨手笨腳被杯子燙到,店員看到後過來教我怎麼喝。她講韓文的越南口音很可愛,在越南住過3年的我,忍不住面帶著怪叔叔(?)的微笑聽完。
後來我專心吃著河粉,她可能以為我沒聽懂,又面無表情的走過來,不發一語,直接伸手攪拌倒好(咖啡滴完之後,因為瓷杯底部有煉乳,所以要攪拌再倒入冰塊杯)。
咖啡很好喝喔☺️